语文高考新政策出台,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再次拔高:高考语文阅读答题量增加,不仅要求“读得快”“想得快”“写得快”,还要理解到位、表达准确。否则孩子可能连试卷都答不完。除语文考试,其他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阅读水平。“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为过!
部编版教材阅读难度加大、涉及范围更广
语文学得好,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
从2019年9月开始,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将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透露:“对学生考察的阅读面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
清华大学王文湛教授也指出,“国家教材委员会特别强调要学好语文,强化阅读,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第一大课,第一工具课,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高考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
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和高度
高考语文时间由过去两个小时变成两个半小时,其中题量、阅读、古诗词等在增加。此外,中小学生们需要阅读的范围,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文篇目,更包括古典文学、文化名作及各学科的知识内容,“按部就班”式语文学习,不论是日常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还是应对中高考都将显得远远不够。
“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
“未来的语文高考试卷,字数要从现在的7000字增加到1万字,要让15%的考生做不完!”——“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
语文考试“变难”了
“大语文”教育的需求度上升
语文成绩向来是“拉分容易,提分难”,这是由于知识体系庞杂,不仅内容多,范围广,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深度。
已故特级语文教师张孝纯提出“大语文”这一概念。他认为,语文学习光靠课本学习是解决不了学生学习问题的,阅读没有量的积累,不懂得所学内容背后的含义等,就很难保证质。简而言之,大语文,就是有别于传统的应试语文,旨在提升学生整体文学素养的语文教育。
3—8岁是孩子对知识的接受度较高的时期,8-12岁是孩子语文能力的拓展阶段,如能抓住这两个关键学习阶段,培养他们的文史兴趣、扩大阅读量、打好知识基础和阅读根基,孩子的语文成绩,以及和语文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将会大有帮助。
这就意味着能够趣味性、启发性地传授知识,还能科学、快乐地提升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高品质语文素质教育课程机构,将成为国家政策鼓励的、家长教育需求的、孩子成长离不开的重要选择。
睿乐教育·精思语文课程
聚焦刚需学科内容
打造孩子受益一生的“大语文”教育
睿乐精思语文课程包罗万象,
涵盖听、读、思、说、写、演,
培养会听、会读、会思考的孩子,
让知识学得会,能力不掉队。
在研发环节严把逻辑关,
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不同需求,
设计出最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课程,
深度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优秀的教研团队和技术开发团队
自主打造适合孩子的智能动画教学系统,
让孩子在完整的故事动画体验中展开学习,
对课堂充满浓厚兴趣,爱上学习!
睿乐培优
3-12岁儿童高能思维培养专家
睿乐培优的教育内容来源于一线十年教学沉淀,学习体系贯穿 3-12 岁,聚焦儿童数理思维、语言阅读、入学缓释3大课程版块,坚持打造“效果为先”的素质教育。
目前,睿乐培优校区已扎根山东、河南、陕西、江西等教育大省,20余年构建的服务支持体系,竭诚助力全国校区稳定经营、品质服务,帮助全国小朋友睿智、健康、快乐成长。